在網紅店趨于飽和的魔都
越來越缺乏傳承古代文化的美食
而這家主打杭州菜的古風店
不僅還原了古時候的農耕文化和飲食
還能體驗到手推石磨這項古老手藝!
蔥包燴兒、酒釀饅頭、杭州一口包等
你都能在這里一次性get
更有上過杭州G20峰會的名點,龍井問茶!
趁著歲暮寒冬之際
他家還推出了暖胃的冬日新品!
從冒著泡的小火鍋,到火辣辣的重口菜
定能滿足你的口舌!
穿越回古時農耕時代
隨意春芳歇,黛月家團圓!
主打杭州菜的黛月·耕碾工坊,從進門時便能感受濃濃的古樸風情,讓吃飯都成為一件賞心悅目的事。
黛月生動還原了古時候的碾坊、谷場、榨油工坊等場景,仿佛瞬間穿越回農耕時代。
以原木色為主調、搭配春耕綠和豐收金,更添幾分糧倉作坊的感覺,倒也是契合了耕碾工坊的店名之意,讓人不覺吟起“隨意春芳歇,黛月家團圓”!
店里的裝飾也盡顯細節,傳統的柴草鍋灶和厚重的石磨耕碾,竹編簸箕、竹籃、竹簍等各種農具,遍布每個角落。
還原即將消失的古老手藝
感受農耕文化、體驗石磨豆漿!
為了傳承農耕文明,黛月不僅在環境上講究,還特意在店內設置了動手體驗區。
如果是帶著孩子來用餐的家長,可以讓小朋友們來體驗揉面團、做面疙瘩,旁邊都配有師傅指導!
而這個手推石磨更是不得了,作為快要消失的古老手藝,我們小時候喝的豆漿、吃的豆腐,可都是出自這家伙呢!
雖然磨豆漿看似簡單,卻是個考驗功夫的力氣活,想要獲得粘稠的豆泥,可得反復磨上5-6次才行!
自帶小吃明檔
杭州經典美味一網打盡!
既然主打杭州特色美食,各種當地的經典小吃自是少不了。透明的小吃檔,讓客人能一眼望見師傅的制作過程,而且考慮到孩子們的身高,黛月還貼心地降低了玻璃窗底部的高度。
這份看似像茶水的“龍井問茶”,不僅是新西湖十景、更是杭州G20峰會上的名點!
用菠菜汁和青汁做成的綠色面團,特意制成茶葉形狀,配以秘制清湯出品、不添加任何雞精調味,嘗的便是一個清澈本味!
裹著油條和小蔥的蔥包燴兒,是杭州民間一款有名的傳統特色小吃。
趁熱食用,外皮著實香脆得很,配上甜面醬和辣醬更是美味!
如果你是一個面食愛好者,那可一定要嘗嘗黛月的酒釀饅頭、雞油花卷、杭州一口包和手工餛飩!
冬日暖食暖鍋上線
撫慰你的胃袋!
每年一到天寒地凍的時候,胃袋里總是覺著空落落、冰冰涼,難免想吃些溫暖的湯食撫慰自己。
這不,趁著歲暮寒冬之際,黛月推出暖心暖胃的冬日新品,從咕嚕咕嚕冒著泡的小火鍋,到火辣辣的重口菜,定能滿足你的口舌!
香辣肥腸二黃雞
說起冬日必吃的美食,熱火朝天的重口味食物一定要有姓名。一上桌,小資君就被這鍋紅紅火火的香辣肥腸二黃雞,引得口水直流!
采用二黃雞和豬大腸做主料,經過秘制鹵味去腥提味后,才有了這淋漓的咸鮮香辣的暢快感。
肥嘟嘟的大腸有著恰到好處的油脂,一口下去甚是滿足,此時來一碗米飯或酒釀饅頭配著吃,便是享受。
五花肉泡菜小火鍋
冬日暖鍋第二彈,便是這道帶著韓式風情的五花肉泡菜小火鍋。咕嚕咕嚕冒著熱氣的紅湯,看著便叫人食欲大增!
足足文火慢燉8小時才制成的高湯作底,配以鮮活基圍蝦、肥瘦相間的五花肉、細嫩的老豆腐等,一整鍋沸騰的鮮美在舌尖打轉,而調動靈魂的泡菜,讓每個食材都附上一層酸爽,實在好吃得很!
酸湯饞嘴牛蛙
作為資深吃蛙人士,看到這份酸湯饞嘴牛蛙瞬間走不動路。撲面而來的酸辣味兒,直沖鼻腔,肚子里的饞蟲嚷嚷著往外沖。
每只牛蛙都是精挑細選,個個大塊頭、肉質緊實卻不失肥嫩之感。搭配的老鹵酸湯可謂相當出彩,浸潤過湯汁的蛙肉甚是入味,口口酸辣舒爽,嫩滑的絲瓜更是有著不輸給牛蛙的鮮美!
杭椒醬蒸黃魚
對吃魚這件事又愛又恨的人來說,黛月這道杭椒醬蒸黃魚可是很友好,特意挑了刺少肉嫩的黃魚!
清蒸的做法保留了黃魚的原汁原味,卻不帶一絲腥氣;搭配的手工杭椒醬很是講究,需要經過整整7天的自然發酵,濃郁的鮮美和剛好的微辣,令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!
玉泉金湯杭三鮮
同為杭州名菜的杭三鮮,是一道看似簡單卻鮮美無比的菜肴。手工蛋餃、鵪鶉蛋、豬肉丸,配上大塊兒豬肚,由內而外的咸鮮真是好吃到打耳光不肯放!
想要感受古代農耕文化
體驗親自動手磨豆腐
嘗遍地道杭州美食和小吃
趕緊來黛月·耕碾工坊一探究竟吧!
黛月·耕碾工坊
地址:七莘路1507號維璟廣場2樓013號
人均:80元
營業時間:周一至周五 10:30-14:30 16:30-21:30、周六,周日 10:30-21:30